行业新闻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专家表示应加强立法用“网筛”管住“网络垃圾”

2024-05-31 阅读次数:

  这几天,一份题为“加一元钱‘锁’住不良信息”的提案(见本报3月3日二版报道),在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上海委员中引起了不小反响。且不论有关“网筛”的技术细节,让委员们深感责任重大的,是这一技术可能解决的社会问题——过滤掉互联网上有毒有害的不良信息,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网络生存环境。

  时下,“网络垃圾”的问题确实让不少家长、老师伤透了脑筋,过滤垃圾的技术手段也绝非“网筛”一种,但为何网络社会的“牛皮癣”却成了一种难以治理的社会“顽疾”?

  “其实,技术不是最关键的。”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薛向阳教授的观点似乎与他搞技术的身份有些不符,但这却是他的亲身体会。

  一年多前,在市科委的支持下,薛向阳和同事利用图像识别和检索技术,开发了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的网络不良信息过滤软件。经过上千个页面测试,约有八九成不良图片信息都能被识别并自动拦截掉。

  既然技术上基本可行,薛向阳有心想让更多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从中受益。“首先想到的是网吧。”然而,当他们与网吧管理部门沟通后发现,尽管是免费使用,但大多数网吧经营者对此并不欢迎。毕竟,加装过滤软件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网吧的上座率和收益。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部门也无法就此过多干预。

  此次经历让薛向阳更加理性地去看待问题。“冷静分析,我们觉得,净化网络环境的事,光靠市场很难行得通、走得好。”他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说,开发一个不良信息过滤软件其实并不太难。但对网民来说,“网筛”并不像杀毒软件那样必不可少,或者至少不会有太多人主动给自己的电脑加把“锁”。

  薛向阳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政府。他表示,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对“不良网络信息”给出一个清晰界定,并出台相应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快速发现并清除不良网站和有害信息,将其源头“一锅端”,严惩那些以此牟利的不法分子。(任荃)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