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标准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中国制造2025”蓄势待发 有望促进钢铁业转型升级

2024-01-06 阅读次数:

  “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今年两会的又一热门词汇。“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的“粮食”,有望借此东风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因此,“中国制造2025”逐渐“热”了起来。其实,工信部等有关部门早已着手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国政协委员、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就表示该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到2050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迈入世界工业强国。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多年前,中国就是制造业大国,贴有“MadeinChina”标签的产品出口至全球各地,但世界范围内真正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却相当有限。

  李毅中表示,所谓“中国制造2025”就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其中要有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bob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解释道,“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目标,即中国在2025年要进入全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第二方阵。

  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的“粮食”,干勇认为,“中国制造2025”,这对于我国钢铁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是让包括钢铁在内的基础产业真正转型升级,成为国际一流的产业并健康壮大。

  一业内人士曾指出,当一个国家的钢铁制造达到峰值并稳定以后,其制造业才开始成熟,才有继续创新的动力。可见,钢铁工业在制造业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目前,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近几年,低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愈发严重,并有逐渐向中高端转移的迹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高端钢材以弥补国内品种结构的不足,我国钢铁行业仍需不断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宇春曾表示,化解当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一个重点就是扩大内需消化,而消化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快速响应和满足用钢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随着下游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发展,对钢铁等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不断提升的下游需求,或加快钢铁产品升级换代。

  此外,干勇还提出,钢铁行业要转型升级,要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稳定质量。

  “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未来钢铁等基础行业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结合或也将成为大势所趋。